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毛偉、魏夢佳)20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互聯網試驗設施(簡稱FITI)高性能主干網正式開通。記者獲悉,這一項目將為我國研究和設計未來互聯網體系結構提供國際領先的開放性試驗環境。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介紹,FITI由清華大學等40所高校承建,以純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技術為主。其高性能主干網的核心節點分布在全國31個省區市35個城市的40所高校,以3萬多公里光纖通信網絡為基礎,可為各類用戶提供未來互聯網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應用層的試驗服務,支撐FITI成為一個超大規模未來互聯網試驗環境。
據悉,目前FITI主干網核心節點間的最高帶寬達200G,實現了與國內外IPv4/IPv6(互聯網協議第4版和第6版)試驗設施的互聯互通。今年4月初,我國擁有的IPv6地址數一舉超過美國躍居全球第一,背后就是FITI助力。
FITI是繼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之后我國構建的又一全國性重大互聯網試驗平臺,致力于對互聯網核心關鍵技術的探索和實踐。
“FITI以推動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為己任,是面向未來互聯網的國家重大試驗基礎設施,必將成為國家實施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科技支撐。”吳建平說。